夜归鹿门山歌 / 夜归鹿门歌

《夜归鹿门山歌 / 夜归鹿门歌》

译/注

孟浩然 〔唐代〕

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

译: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,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,喧闹不已。

注: 昼已昏:天色已黄昏。渔梁:洲名,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。喧:吵闹。

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

译: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,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。

注: 余:我。

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(qī)隐处。

译: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,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。

注: 开烟树:指月光下,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。庞公:庞德公,东汉襄阳人,隐居鹿门山。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,拒绝后,携妻登鹿门山采药,一去不回。

岩扉(fēi)松径长寂寥(liáo)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

译:相对的山岩和松间小路幽幽静静,只有隐居的人在此来来去去。

注: 岩扉:指山岩相对如门。幽人:隐居者,诗人自称。

全文翻译

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,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,喧闹不已。

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,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。

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,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。

相对的山岩和松间小路幽幽静静,只有隐居的人在此来来去去。

全文注解

昼已昏:天色已黄昏。渔梁:洲名,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。喧:吵闹。

余:我。

开烟树:指月光下,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。庞公:庞德公,东汉襄阳人,隐居鹿门山。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,拒绝后,携妻登鹿门山采药,一去不回。

岩扉:指山岩相对如门。幽人:隐居者,诗人自称。

创作背景

 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,岘山附近,汉江西岸,名曰“南园”或“涧南园”。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,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,距离不远,乘船前往,数时可达。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,因拒绝征辟,携家隐居鹿门山,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。

  据《襄阳记》载:“鹿门山旧名苏岭山。建武中,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,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,俗因谓之鹿门庙,后以庙名为山名,并为地名也。”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,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,游历吴、越数年后返乡,......

(更多)

赏析

 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。一二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十分喧闹,并以此衬托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。三四句写人们归家,诗人去鹿门,写出了世人与诗人不同的归途。五六句写月光照耀,夜登鹿门山的情景,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。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,岩壁门外,松径寂寥,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,与尘世隔绝,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。

  “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”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。

  首句写白昼已尽,黄昏降临,幽僻的古寺传......

(更多)

孟浩然

作者:孟浩然

孟浩然其他作品: 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 《田园作》 《彭蠡湖中望庐山》 《早寒江上有怀 / 早寒有怀》 《秋登万山寄张五 /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》 《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》 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/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》
《孟浩然》简介: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 (更多)

投稿有关《孟浩然》的语录
Copyright ©2020 古文句子  |   渝ICP备16012481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