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辽水

《渡辽水》

译/注

王建 〔唐代〕

渡辽水,此去咸(xián)阳五千里。

译:渡过辽水,此时离开咸阳足有五千来里。

注: 辽水:指大小辽河,源出吉林和内蒙古,流经辽宁入海。咸阳:古都邑名,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。

来时父母知隔生,重著(zhuó)衣裳如送死。

译: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,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,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。

注: 如:动词,去。重:一作“里”,一作“裹”。

亦有白骨归咸阳,营家各与题本乡。

译:打仗时还有士兵战死后尸骨被送回咸阳的,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。

注: 营家:军中的长官。一作“茔冢”,即坟墓。题:上奏呈请。

身在应无回渡日,驻(zhù)马相看辽水傍(bàng)。

译:活着的战士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,只能在辽水边驻马回望远在天边的家乡。

注: 回渡:一作“渡辽”。驻马:停住了马。傍:同“旁”。

全文翻译

渡过辽水,此时离开咸阳足有五千来里。

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,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,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。

打仗时还有士兵战死后尸骨被送回咸阳的,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。

活着的战士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,只能在辽水边驻马回望远在天边的家乡。

全文注解

辽水:指大小辽河,源出吉林和内蒙古,流经辽宁入海。咸阳:古都邑名,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。

如:动词,去。重:一作“里”,一作“裹”。

营家:军中的长官。一作“茔冢”,即坟墓。题:上奏呈请。

回渡:一作“渡辽”。驻马:停住了马。傍:同“旁”。

简析

  王建在贞元(唐德宗年号,785—805)年间曾在幽燕一带度过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,对边疆战士的生活极为熟悉,十分同情他们的痛苦,这首诗便揭露了唐王朝远征高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。

  “渡辽水,此去咸阳五千里。”这两句写出征的战士背井离乡,长途征战。

  “来时父母知隔生,重著衣裳如送死。”“隔生”之感、“送死”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。父母与儿子、妻子与丈夫、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,正是源于统治者......

(更多)

王建

作者:王建

王建其他作品: 《宫词一百首》 《原上新居十三首》 《水夫谣》 《三台(宫中二首,江南四首)》 《田家行》 《调笑令 / 宫中调笑》 《七夕曲》
《王建》简介:

王建(768年—835年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 (更多)

投稿有关《王建》的语录
Copyright ©2020 古文句子  |   渝ICP备16012481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