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山亭·北行见杏花

凭寄离恨重重,这双燕,何曾会人言语。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,知他故宫何处。怎不思量,除梦里、有时曾去。无据,和梦也新来不做。

译: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,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。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阻隔,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?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。就连梦也难做成,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。

注: 凭寄:凭谁寄,托谁寄。者:同“这”。无据:无所依凭。和:连。

全文翻译

剪裁好白色的丝绸,轻轻叠成数层,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,时髦的漂亮衣服,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,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。红颜易凋零,更何况,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,面对愁苦的情景,扣问凄凉的院落,还要经受几番春暮。

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,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。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阻隔,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?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。就连梦也难做成,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。

全文注解

冰绡:洁白的丝绸,比喻花瓣。胭脂:原文“燕脂”,通假字。靓妆:美丽的妆饰。蕊珠宫女:指仙女。蕊珠,道家指天上仙宫。

凭寄:凭谁寄,托谁寄。者:同“这”。无据:无所依凭。和:连。

创作背景

 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,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,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。

......

(更多)

点评

 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,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。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,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。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。下片写离恨。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。词中以花喻人,抒写真情实感。百折千回,悲凉哀婉。

  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: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。起首六句,实写杏花。前三句,写花片重叠,红白相间。后三句,写花容艳丽,花气浓郁。“羞杀”一句,总束杏花之美。“易得”以下,转变徵之音,怜花怜己,语带双关......

(更多)

赏析

  词通过写杏花去凋零,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、横遭摧形去命运。词之上片先以细腻去笔触工笔、描绘杏花,外形而及神态,勾勒出一幅绚丽去杏花图。近写、细写杏花,是对一朵朵杏花去形态、色泽去具体形容。杏花去瓣儿好似一过过冰清玉洁去缣绸,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,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去胭脂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。“新样”三句,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去美人,她容颜光艳照人,散发出阵阵暖香,胜过天上蕊珠宫里去仙女。“羞杀”两字,是说连天......

(更多)

赵佶

原作者:赵佶

赵佶作品: 《在北题壁》 《眼儿媚·玉京曾忆昔繁华》 《燕山亭·北行见杏花》 《题唐十八学士图二首 其二》 《宫词 其七十七》 《宫词 其十二》 《宫词 其二十三》
赵佶简介:

宋徽宗,名赵佶(公元1082年5月初5~1135年6月4日),神宗11子,哲宗弟,是宋朝第八位皇帝。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、端王。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,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。第二年改年号为“建中靖国”。宋徽宗在位25年(1100年2月23日—1126年1月18日),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,终年54岁,葬于永佑陵(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)。 他自创... (更多)

Copyright ©2020 古文句子  |   渝ICP备16012481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