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

《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》

译/注

谢朓 〔南北朝〕

徘徊恋京邑,踯(chí)躅(zhú)躧(xǐ)曾阿。

译:留恋京城,还在京城徘徊,脚步因重迭的山停止不前。

注: 将发:即将出发。石头:山名,在今南京市西长江边。烽火楼:利用烟和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。踟躅:住足不进的样子。躧:鞋,这里作踏解。曾阿:同“层阿”,重迭的山。

陵高墀(chí)阙(què)近,眺(tiào)迥(jiǒng)风云多。

译:登上石头山高处看皇宫,感到皇宫很近,眺望远方风起云涌。

注: 墀阙:是指宫殿。墀,即丹墀,指宫殿的红色台阶。阙,指宫殿门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。

荆吴阻山岫(xiù),江海含澜波。

译:荆、吴远方都被高山挡住视线,江河湖海都波涛汹涌。

注: 荆:荆州,今湖北、湖南一带。因湖北刺山而得名。吴:今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一带。山岫:山峰。

归飞无羽翼,其如别离何。

译:空中飞回又恨身无羽翼,象这样的别离之情怎么受得了。

注: 其如:即如其,象这样。

全文翻译

留恋京城,还在京城徘徊,脚步因重迭的山停止不前。

登上石头山高处看皇宫,感到皇宫很近,眺望远方风起云涌。

荆、吴远方都被高山挡住视线,江河湖海都波涛汹涌。

空中飞回又恨身无羽翼,象这样的别离之情怎么受得了。

全文注解

将发:即将出发。石头:山名,在今南京市西长江边。烽火楼:利用烟和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。踟躅:住足不进的样子。躧:鞋,这里作踏解。曾阿:同“层阿”,重迭的山。

墀阙:是指宫殿。墀,即丹墀,指宫殿的红色台阶。阙,指宫殿门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。

荆:荆州,今湖北、湖南一带。因湖北刺山而得名。吴:今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一带。山岫:山峰。

其如:即如其,象这样。

创作背景

  齐武帝永明八年(490年)八月,任随郡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。明年,谢眺跟随王去荆州上任。临走时登上京都建康西首的石头山上的烽火楼,因感而发,写成此诗。

......

(更多)

赏析

  这首诗开头两句吟后顿觉一种惆怅忧伤的气氛透入心扉,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位青年,他满面愁容,步履迟疑地走出京城,向着江边的山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踏行。他之所以“徘徊”,“踯躅”,是因为他对“京邑”“恋”念极了。“恋京邑”为一篇中要领。

  “陵高墀阙近,眺迥风云多”。皇宫在京邑中,是诗人日常出没之处。建康为东吴、东晋古都,古迹胜景不胜枚举。诗人登上烽火楼,既没有放眼江天山野,一抒久处“墀阙”之怀,也没有凭吊陈迹,发思古之幽情,而是首先回首俯视......

(更多)

谢朓

作者:谢朓

谢朓其他作品: 《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》 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》 《观朝雨》 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》 《杂咏 烛》 《入朝曲》 《游东田》
《谢朓》简介:

谢朓(464~499年),字玄晖。汉族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,出身世家大族。谢朓与谢灵运同族,世称“小谢”。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、文学,为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后官宣城太守,终尚书吏部郎,又称谢宣城、谢吏部。东昏侯永元初,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,下狱死。曾与沈约等共创“永明体”。今存诗二百余首,多描写自然景物,间亦直抒怀抱,诗风清新秀丽... (更多)

投稿有关《谢朓》的语录
Copyright ©2020 古文句子  |   渝ICP备16012481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