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门歌

《夷门歌》

译/注

王维 〔唐代〕

七雄雄雌犹未分,攻城杀将何纷纷。

译:战国七雄的胜负不可知,攻城杀将纷乱甚多。

注: 七雄:战国时期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、楚、秦、燕、赵、魏、韩合称“战国七雄”。雄雌:即胜负。纷纷:纷乱。

秦兵益围邯郸急,魏王不救平原君。

译:秦军增兵围困赵都邯郸,魏王畏秦不敢出兵相救。

注: 邯郸:战国时赵国都城,即今河北邯郸市。魏王:指魏安釐王。平原君:即赵胜,战国时赵惠文王之弟,战国四公子之一,也是信陵君的姐夫。任赵相,礼贤下士,门客从多,与魏国信陵君、楚国春申君、齐国孟尝君齐名,并称为“四公子”。

公子为嬴(yíng)停驷(sì)马,执辔(pèi)愈恭意愈下。

译:信陵君为侯嬴驾车过市访友,执辔愈恭颜色愈和。

注: 公子:即信陵君,名魏无忌,战国时魏安釐王异母弟,门下有食客三千。嬴:即侯嬴,魏国的隐士,当时是魏国都城大梁监门小吏。信陵君慕其名,亲自执辔御车,迎为上客,为信陵君献计窃虎符,夺兵救赵。为守秘,自刎以报信陵君。驷马:四匹马拉的车子。执辔:驾车。辔: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。辔: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。

亥为屠肆(sì)鼓刀人,嬴乃夷门抱关者。

译:朱亥是持刀宰杀牲口的屠夫,侯嬴是掌管魏国都城大梁东门锁匙的守门人。

注: 亥:朱亥,战国魏人,有勇力,与侯嬴相善,隐于市,为屠户。后助信陵君救赵。屠肆:屠宰铺。肆:旧时指铺子,商店。鼓刀:操刀。鼓:挥舞。抱关者:守门小吏。

非但慷慨献良谋,意气兼将身命酬。

译:侯嬴不但为信陵君献窃符夺兵之计,而且极重义气,竟以身命相报。

注: “非但”二句:写二人帮助公子窃符救赵的豪侠仗义之举。

向风刎(wěn)颈(jǐng)送公子,七十老翁何所求。

译:侯嬴甘愿以身命报答信陵君知遇之恩,七十岁老人别无所求。

注: “向风”二句:写侯嬴果然自刎,赞美他的仗义轻生,慷慨任侠。

全文翻译

战国七雄的胜负不可知,攻城杀将纷乱甚多。

秦军增兵围困赵都邯郸,魏王畏秦不敢出兵相救。

信陵君为侯嬴驾车过市访友,执辔愈恭颜色愈和。

朱亥是持刀宰杀牲口的屠夫,侯嬴是掌管魏国都城大梁东门锁匙的守门人。

侯嬴不但为信陵君献窃符夺兵之计,而且极重义气,竟以身命相报。

侯嬴甘愿以身命报答信陵君知遇之恩,七十岁老人别无所求。

全文注解

七雄:战国时期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、楚、秦、燕、赵、魏、韩合称“战国七雄”。雄雌:即胜负。纷纷:纷乱。

邯郸:战国时赵国都城,即今河北邯郸市。魏王:指魏安釐王。平原君:即赵胜,战国时赵惠文王之弟,战国四公子之一,也是信陵君的姐夫。任赵相,礼贤下士,门客从多,与魏国信陵君、楚国春申君、齐国孟尝君齐名,并称为“四公子”。

公子:即信陵君,名魏无忌,战国时魏安釐王异母弟,门下有食客三千。嬴:即侯嬴,魏国的隐士,当时是魏国都城大梁监门小吏。信陵君慕其名,亲自执辔御车,迎为上客,为信陵君献计窃虎符,夺兵救赵。为守秘,自刎以报信陵君。驷马:四匹马拉的车子。执辔:驾车。辔: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。辔: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。

亥:朱亥,战国魏人,有勇力,与侯嬴相善,隐于市,为屠户。后助信陵君救赵。屠肆:屠宰铺。肆:旧时指铺子,商店。鼓刀:操刀。鼓:挥舞。抱关者:守门小吏。

“非但”二句:写二人帮助公子窃符救赵的豪侠仗义之举。

“向风”二句:写侯嬴果然自刎,赞美他的仗义轻生,慷慨任侠。

创作背景

  此诗题材出自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,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。王维在原故事的基础上,大胆改动,巧妙剪裁,写成一首微型叙事诗。此诗代表着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的一面。

......

(更多)

赏析

  题材的因袭,包括不同文学形式对同一题材的移植、改编,一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。王维《桃源行》固然是写功的一例,而他的《夷门歌》同样也是故事新编式的杰作。

  此诗题材出自《史记·一公子列传》,即信陵君写符救赵的历史故事。但从《一公子列传》到《夷门歌》,有一重要更动: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(信陵君一变为夷门侠士侯嬴,从而写为主要是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。从艺术手法上看,将史传以二千余字篇幅记载的故事改写写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,对题材的重新处理......

(更多)

王维

作者:王维

王维其他作品: 《桃源行》 《老将行》 《送张五归山》 《洛阳女儿行》 《少年行四首》 《观别者》 《饭覆釜山僧》
《王维》简介: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... (更多)

投稿有关《王维》的语录
Copyright ©2020 古文句子  |   渝ICP备16012481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