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哀诗三首·其一

“未知身死处,何能两相完?”

译: “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,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?”

注: 完:保全。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。

全文翻译

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,李傕、郭汜等对在这里制造事端。

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,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。

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,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。

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,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。

一个妇对面带饥色坐路边,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。

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,饥妇对忍不住回头看,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。

“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,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?”

不等她说完,我赶紧策马离去,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。

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,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。

领悟了《下泉》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,不由得伤心、叹息起来。

全文注解

西京:指长安,西汉时的国都。东汉建都在洛阳,洛阳称为东都。董卓之乱后,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。无象:无章法,无体统。豺虎: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。遘患:给人民造成灾难。

中国:中原地区。

委身:置身。荆蛮:即指荆州。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,荆州在南方,故曰荆蛮。荆州当时未遭战乱,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。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,与王氏是世交,所以王粲去投奔他。 追攀:追逐拉扯,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。

完:保全。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。

霸陵:汉文帝刘恒的陵墓,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。岸:高坡、高冈。

《下泉》:《诗经·曹风》中的一个篇名,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。下泉,流入地下的泉水。喟然:伤心的样子。

创作背景

  此诗写于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。这年六月,董卓部将李催、郭汜在长安作乱,大肆烧杀劫掠,这时王粲逃往荆州,依靠刘表以避难。此诗是王粲初离长安往荆州时所作。当时他是十六岁。

......

(更多)

鉴赏

  “七哀”,《文选》六臣注吕向注云:“七哀,谓痛而哀,义而哀,感而哀,怨而哀,耳目闻见而哀,口叹而哀,鼻酸而哀。”这是望文生义。元人李冶《敬斋古今黈》云:“人之七情有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之殊,今而哀戚太甚,喜、怒、乐、爱、恶、欲皆无有,情之所系惟有一哀而已,故谓之七哀也。”亦颇牵强。《七哀》是乐府歌辞,今人余冠英说:“所以名为‘七’哀,也许有音乐上的关系,晋乐于《怨诗行》用这篇诗(指曹植《七哀》)为歌辞,就分为七解。”(《三曹诗选》)较有道理......

(更多)

赏析

“七哀”,《文选》六臣注吕向注云:“七哀,谓痛而哀,义而哀,感而哀,怨而哀,耳目闻见而哀,口叹而哀,鼻酸而哀。”这是望文生义。元人李冶《敬斋古今黈》云:“人之七情有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之殊,今而哀戚太甚,喜、怒、乐、爱、恶、欲皆无有,情之所系惟有一哀而已,故谓之七哀也。”亦颇牵强。《七哀》是乐府歌辞,今人余冠英说:“所以名为‘七’哀,也许有音乐上的关系,晋乐于《怨诗行》用这篇诗(指曹植《七哀》)为歌辞,就分为七解。”(《三曹诗选》)较有道理,可......

(更多)

王粲

原作者:王粲

王粲作品: 《从军诗五首·其四》 《从军诗五首·其二》 《从军诗五首·其一》 《从军诗五首·其五》 《从军诗五首·其三》 《七哀诗三首·其二》 《七哀诗三首·其三》
王粲简介:

王粲(177-217),字仲宣,山阳郡高平(今山东微山)人。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由于其文才出众,被称为“七子之冠冕”。初仕刘表,后归曹操。 (更多)

Copyright ©2020 古文句子  |   渝ICP备16012481号-4